头部背景
粤剧新秀同台竞技 红线女欣喜赠锦旗---
2011-12-19 10:00:00

由广东粤剧院主办、广东电视台岭南戏曲频道协办的“2011广东粤剧院青年演艺大赛”总决赛于2011年12月18日、19日在江南大戏院隆重举行。


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广东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于万东,副处长张树到场观看比赛。此次赛事共产生一等奖8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14个,广东粤剧院将从中甄选优秀剧目,参加1月5日在友谊剧院举办的青年版“2012粤剧新年盛会”的演出;同时,本次大赛的结果,也将作为广东粤剧院推荐参加“广东省第七届戏剧演艺大赛”的重要参考依据。经过激烈的角逐,以“生鬼”跳脱的白猿形象赢得全场掌声的一团演员黄春强,凭着9.74的高分摘得桂冠。


    此次赛事规模、人数盛况空前,“战况”十分激烈——初赛阶段参赛人数高达48人,遍及文武小生、小生、小武、花脸、须生、娃娃生、花旦、彩旦、小旦、老旦、刀马旦等多个行当;经过各团内部比拼遴选,脱颖而出的24台剧目、32位演员则获得资格,跻身江南大戏院的总决赛舞台。


广东粤剧院一、二团及青年团皆有8个折子戏参加本次比赛,演员们各出心裁,引得观众“拍烂手掌”——如《盘丝洞》中演活“蜘蛛精”一角的卢月玲,一段花枪群戏耍得观众连连叫绝,大呼过瘾;如“90后”袁陈玉,饰演《八珍汤》中贫病交加、无依无靠的老妇孙淑琳,“老态”尽露,惟妙惟肖;如第一次演青衣的程君捷,在《失子惊疯》中时而悲恸,时而落魄,时而狂喜,时而疯癫,举手投足间,一个因丢失孩子而疯魔的妇人形象便表现得淋漓尽致。


赛场上众位青年演员出尽浑身解数,赛场下的评委和工作人员也十分“给力”。据了解,此次比赛的主办方广东粤剧院不但成立大赛组委会,还诚意邀请到十分有分量的评委组——有丁凡、关国华、倪惠英、曹秀琴、梁淑卿等知名粤剧老倌,有王佳纳、何笃忠等国家一级导演,还有醉心于粤剧研究和传播的忠实戏迷梁华、麦华先生,一同为选手作出公平裁决。在统计得分方面,粤剧院也作出了新尝试。为增加比赛的刺激性和互动性,组委会更大胆采取了现场评分、实时公布的形式,让选手和现场观众一同直击赛果。同时,本次比赛也通过广东粤剧院官方微博(http://weibo.com/gdyjy)图文直播的形式,让网友和近2000名现场观众一起欣赏到粤剧新力军的舞台魅力,共同见证奖项的产生。


著名粤剧大师红线女老师对此次比赛更是大力支持,不但一连三场莅临现场给众位青年演员助威打气,更是频频出现于后台,为演员们作悉心指导。颁奖仪式上,红老师为一等奖选手各赠送了一面锦旗以资鼓励,同时,她还特意订造了一面写着“创新培育,功不可没”的锦旗,赠与广东粤剧院。红线女老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广东粤剧院此次举办的比赛意义重大,对粤剧的传承和传播起到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希望未来有更多优秀的青年出现于观众面前。”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是戏剧演员生活的真实写照。每一个敢于迈出“虎度门”的人,都必然经历过多番辛酸和磨砺,才能练出真功夫,获得满堂彩。此次青年演艺大赛的参赛者,最大的不过三十出头,“90后”也不在少数,每个人都怀抱着同样的粤剧梦想,站上台板,拉开架势,你方唱罢我登场,为比赛掀起一次又一次的高潮。粤剧正需要这样的梦,需要一代代粤剧人的推广和传承,通过大家心中共有的那一点星火,在舞台上继续发光,发热。

“2011广东粤剧院青年演艺大赛”成绩单

一等奖  (8个)

黄春强、文汝清、李嘉宜、袁陈玉、卢月玲、程君捷、王燕飞、梁晓莹(二团)

二等奖 (10个)

冼鉴棠、杨  静、苏临轩、张  澄、梁晓莹(一团)、潘金龙、吴泽东、翟春燕、莫伟英、李雯婕

三等奖  (14个)

康  健、陈华锦、陈家鼎、李德浩、陈小特、吴晓雯、朱红星、莫翠屏、潘  健、王  科、

陈思杰、唐思果、劳同有、郭俊欣 

2.jpg

 《锤震金蝉子》  郭俊欣—岳云(娃娃生)--右1   三等奖

3.jpg              

《小放牛》  朱红星—村  姑   左1  (小  旦)  三等奖  

    陈思杰—牧  童   右1   (娃娃生)  三等奖

4.jpg

《十五贯之“访鼠”》   王燕飞—娄阿鼠(丑  生) 右1      一等奖

                        冼鉴棠—况  钟(须  生)   左1   二等奖

5.jpg

《战巴丘》  陈小特—周瑜(文武小生) 三等奖

6.jpg

《夏完淳骂奸》康  健--夏完淳(文武小生)  三等奖

7.jpg

《鬼怨之“放裴”》梁晓莹(一团)--李慧娘(花  旦) 二等奖

8.jpg

《碰  碑》陈家鼎--杨继业(须  生) 三等奖

9.jpg

 《盘丝洞》   卢月玲--蜘蛛精(刀马旦)  一等奖

10.jpg

《活捉张三郎》莫翠屏—阎惜姣(花  旦)  三等奖

11.jpg

《鬼怨之“放裴”》杨  静—李慧娘(花  旦)二等奖

                    劳同有—廖  寅(武  丑) 三等奖

12.jpg

《拦马》梁晓莹(二团)—杨八姐(刀马旦) 一等奖

       李德浩—焦光普  (武  丑)      三等奖

13.jpg

《杨再兴勇闯小商河》苏临轩—杨再兴(小  武)  二等奖

14.jpg

《秦琼表功》  二等奖张  澄—秦  琼(须  生)

15.jpg

《七姑奶开店》  翟春燕—七姑奶(彩  旦) 二等奖 

                潘  健—张秀才(小  生) 三等奖

16.jpg

《失子惊疯》程君捷—夫人(青衣) 右一  一等奖

17.jpg

《黄飞虎》  文汝清—黄飞虎(文武小生)  一等奖

18.jpg

《韩琪杀庙》吴晓雯—秦香莲(青  衣)  右一  三等奖

19.jpg

 《投江》李雯婕—钱玉莲(花  旦)  二等奖

20.jpg

 《八珍汤》袁陈玉—孙淑琳(老  旦)  右1 一等奖

           唐思果—春兰(小  旦)  左1  三等奖

21.jpg

《大闹青竹寺》潘金龙—张奉先(小  武)  二等奖

              王  科—花和尚(二花脸) 三等奖

22.jpg

《火烧余洪》陈华锦--余洪  (花  脸) 右1  三等奖

           莫伟英--刘金定 (刀马旦)  二等奖

23.jpg

《火  判》吴泽东--判  官 (花  脸)左一  二等奖

24.jpg

 《打  神》李嘉宜--焦桂英 (花  旦) 一等奖

25.jpg

《白猿取桃》黄春强--白  猿 (小  武)   一等奖

26.jpg

红线女老师赠送我院锦旗

27.jpg

红线女老师上台颁奖 

28.jpg

出席领导、嘉宾与参赛演员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