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下午,由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红线女艺术中心、广东省戏剧家协会、广州市荔湾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2024年粤乐长闻精品汇演”活动在广州红线女艺术中心小剧场举行。其中,由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和广东粤剧院合作开展的“粤剧播种工程”幼儿粤剧节目作为启幕节目,拉开粤剧“播种—成长—传承”的序幕汇演。
舞台上,锣鼓声起,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幼儿园和广州市白云区民航幼儿园共101位小朋友们身穿绚丽的戏服、绘着精致的戏妆踏乐而来,轮番上台表演《沙家浜》之“奔袭”、《春日郊游》《蓝蓝天》《木兰辞》《旗开得胜》等精彩粤剧节目。小朋友们挥着斗方旗,转动红缨枪,手执油纸伞,水袖张扬、彩绸舞飞,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孩子们稚嫩的唱腔、童趣的舞姿和认真的表演赢得全场观众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和喝彩!
“非常开心看到小朋友们在舞台上童趣而精彩的表演,我们可以感受到小朋友们对粤剧艺术的热爱和对舞台的享受。这一粒小小的粤剧‘种子’已经破土而出,期待他们茁壮成长!”广东省政协副秘书长、机关一级巡视员岑靖感慨地表示。
上台前,小朋友们兴高采烈地分享自己的感受:“每次上课都很开心,我觉得耍红缨枪很帅气!”“我最喜欢表演《木兰辞》了,衣服和化妆都很漂亮,我和同学们配合得很好。”“除了学习水袖,老师还教我们很多粤剧的小知识呢,我很喜欢粤剧!”
近年来,广东粤剧院致力于少儿粤剧传承的推广工作,让粤剧艺术从少儿熟悉的领域入手,激发少儿的兴趣爱好,强化课本知识所蕴涵的正能量,达到“让粤剧艺术在校园传承”的初衷,由广东粤剧院为顺德伦教三洲学校、荔湾区青少年宫创作的少儿粤剧课本剧《治水记》和《门上的活》圆满完成排演,其中《门上的活》获得首届粤港澳(第十五届广东省)少儿戏剧小梅花荟萃活动的“优秀(金花十佳)集体节目”的好成绩。
在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的指导支持下,广东粤剧院以广州市白云区民航幼儿园、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幼儿园、广州市荔湾区梁家祠幼儿园三所幼儿园为示范基地,开展“幼儿园粤剧普及公益活动”试点,由广东粤剧院梁永健、陈小娴、李德浩、梁妙彤、陈华锦、郭敏娴、顾嘉瑜、李海燕等专业老师团队及幼儿园的老师们为小朋友们教授近500个课时粤剧课程,包括《沙家浜》之“奔袭”、《春日郊游》《蓝蓝天》、《木兰辞》《旗开得胜》《满江红》《粤韵操》《彩云追月》《鸿胜馆》等十几个粤剧节目的教学和创排,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粤剧的“种子”。
由曾志灼、杨晓丹、刘琼芝、黄嘉叶担任编剧,广东粤剧院关淑初、李德浩、陈华锦、梁永健作为创作骨干的新编少儿粤剧课本剧《猴王出世》在广州市白云区民航幼儿园落点,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通过角色扮演和情节演绎的方式,孩子们在欢乐中深刻感受到粤剧的魅力,为他们构筑一个美妙的童年“粤剧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