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背景
南方日报:一颦一笑都是戏南国红豆吐新枝
2011-02-01 10:13:18

《南方日报》2011年2月1日报道


   看粤剧,过大年,古老的粤剧春班被年轻粤人注入活力

   怀着紧张而激动的心情盼着铜锣响起,大幕拉开的那一瞬间,看快意恩仇爱恨纠葛,听高唱浅吟婉转千回……你有多久没有体味看戏的乐趣了?

    过年看大戏,这本是自古流传下来的传统节目,在广东,若是没有了粤剧春班,这个年过得便算不得热闹。在老倌们的一颦一笑中,在熟悉的粤语唱词中,浓浓的年味便慢慢铺开了。久远而悠长的熟悉气息,让人不由得追忆起儿时在父母的带领下看粤剧的时光。

    如今,看粤剧,看的不仅是戏,更是回味年少时的青春往事。

    南方日报记者 吴敏 统筹:练学华

    【现场】

    自带板凳看春班大戏

    年廿六,晚上六点半,广州土华村。

    天还没有完全黑,舞台已经搭好,几个道具师正准备将布景的巨幕山水画挂上。观众席是一个空旷的露天足球场,早已聚集了很多孩子,他们都是“先遣队”,带着自家小板凳来占座。“我六点就来了。”一个小男孩骄傲地说,他帮奶奶占了个“皇帝位”。

    在后台,则是另一派热闹的景象,演员们化妆、吊嗓、练碎步……忙得不亦乐乎。“二月是我们最忙的时候,过年期间有二十多场演出。”广东粤剧院青年团演员文汝清说,他已经将近10年没有在吴川老家过年了。过年期间,无论大小的粤剧班子都会奔赴广东各地进行演出,是为春班。一年之计在于春,春班叫不叫得响格外重要。

    离开场还有10分钟,乐队的师傅们开始在台上抽扑克,几家欢喜几家愁。“这是春班的保留节目,抽到大牌给大钱,抽到小牌给小钱。”文汝请说,这些钱会成为团里的“基金”,吃宵夜的钱便从里面抽“其实钱不多,求个好彩头。”

    这时,台下已经聚集了100多人,还有人坐在摩托车上远远地眺望。春班的场子还吸引了很多小贩就地做生意,卖糖葫芦的,卖瓜子的……只要孩子缠着父母要买,小贩便会补上一句吉利话:“过年嘛,大吉大利。”

    七点半,大幕徐徐拉开,一阵锣鼓金钹便把现场气氛调动了起来,这出戏是传统粤剧《刘金定斩四门》,台下的老人家们看着戏不禁摇头晃脑跟着唱,而小孩子则闲不住,追逐打闹着,一被大人呵斥,就扮个鬼脸,或是干脆模仿戏里的人物装模作样地胡乱唱两句逗笑。

    台上台下,台前幕后,这一切加起来,才是有年味的春班大戏。

    【故事】

    “80后、90后”爱上粤剧

    俯卧撑、吊嗓、劈腿……在广东粤剧学校的前两年,文汝清没有真正唱过戏,每天重复的,只是这些基本功的训练,那时,他才12岁。

    “枯燥,无聊,没劲。”文汝清这样形容那时的生活。直到进学校的第四年,师傅们才开始教他们唱念做打。16岁那年,文汝清第一次站在大舞台上做了角儿,当掌声响起的时候,他说:“我发现我爱上粤剧了。”如今,刚过27岁生日的文汝清在广东粤剧团已经呆了10年,在青年团算是绝对的师兄。

    粤剧,这个古老剧种的传承问题曾被无数次提起,粤剧真的成了老古董了吗?在广东粤剧院青年团这个平均年龄才20岁的剧团里,让人更多地看到的是希望。

    今年22岁的李嘉宜开玩笑说自己是被逼学粤剧的。“父母都是票友,从小他们就希望我干这行。”机缘巧合之下,10岁的李嘉宜进了广东粤剧学校,成了班里最小的学生之一。“小时候根本理解不了粤剧,上学之后天天听那些大老倌们的段子,慢慢觉得,真好听。”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这些“80后”,甚至“90后”来说,梨园显然不是一个轻松的行当。“那年去粤剧学校考试,仅粤西地区就有几千人参加初试,最后全广东只挑了50个。”文汝清说,男孩子进梨园风险不小,“过了变声期,嗓子如果倒了,就废了。”

    当然,比起父辈,这些“80后”们也更加实际。“唱粤剧收入稳定,工作又挺好玩,何乐而不为?”按照文汝清的说法,人要有理想,也要吃饭。

    生旦净末丑,穿上行头,大幕拉开,今晚是属于年轻人的舞台。

    【辞条】

    唱腔

    清朝初期,外江班把弋阳腔及昆山腔传入广东。后来随着昆曲衰落及受徽班影响,粤剧转为以西皮二黄为基础唱调。辛亥革命时期“志士班”从演唱语言入手改良粤剧,将官话变为广州方言,又称为新腔。抗战时期,不断有人钻研粤剧并发展自己的唱腔。例如:薛觉先的“薛腔”。马师曾的“马腔”、红线女的“红腔”。由于粤语有9个声调,所以在唱腔、旋律上更加丰富优美。

    行当

    粤剧的行当原为末、生、旦、净、丑、外、小、夫、贴、杂10大行。后来被精简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这都是根据角色的年纪、性别、性格、外型等特征来分类的。“末”代表年老角色,“生”代表男性角色,“旦”代表女性角色,“净”是性格刚强暴躁的男性角色,“丑”是滑稽角色。

    【扩展】

    广东三大剧争奇斗艳

    戏曲堪称风土人情的百科全书,无论是扮相还是唱腔,都带着浓浓的地域特色。广东三大民系:广府、潮汕、客家也孕育出了粤剧、潮剧、汉剧这三个不同的剧种,争奇斗艳。

    粤剧,又称“广府大戏”,发源于佛山,其源流可溯到明嘉靖年间。最初,粤剧演唱用的是桂林话,后来逐渐演变成粤语,流行于两广和港澳地区。随着广府人徙居海外开枝散叶,粤剧也变成了世界上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可谓有华人的地方必有粤剧。如今,粤剧剧目已多达一万一千多个,堪称世界之最,周总理曾将粤剧比作“南国的红豆”。

    潮剧是宋元南戏的一支,有430多年的历史,有“南国奇葩”的美誉,以生旦丑最具浓郁的地方特色。其中项衫丑的扇子功蜚声南北,以《闹钗》为代表的扇子功有法式30多种,堪称一绝;在老丑戏《柴房会》中,丑角的溜梯功为潮剧所独有,誉满戏曲界。

    广东汉剧旧称“乱弹”、“外江戏”、“兴梅汉戏”,清雍正至乾隆间,由徽剧传入广东后形成,1933年定名为汉剧,从此约定俗成。广东汉剧的唱腔以皮黄为主,虽然与京剧、湘剧、湖北汉剧等剧种大同小异,但其武功属南派,脸谱有百多种,成为广东汉剧最独特的标识。朴实淳厚,高昂悲壮,是广东汉剧音乐唱腔固有的风格特点。